因特网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种电了信息传播媒介的成长速度。图I一1显示了收音机、电视机和个人电脑与因特网相比传播至5000万人所花的时间。在因特网“向公众”开放仅仅4年之后,它就普及了5000万人,这仅是收音机、电视机和个人电脑达到同等普及率所花时间的零头。
那么因特网是什么呢?因特网是一种很独特的基础设施,因为它不“属于”任何个体。因特网最精确的定义其实也没有说明多少问题:因特网(internet)是众多网络的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特网发展成目前的状况,而且仍在继续发展。因特网是在1969年作为高级防御研究计划机构(DARPA)和四所大学主机之间的联合项目出现的。这些主机所在的网点运用由麻省理工学院莱昂纳多·凯恩罗克(Leonard Keinrock)开发的分组交换理论来传输数据。这一分组交换理论仍是目前数据传输方法的基础。更多的计算机站点加人到该网络后,电子邮件于1972年产生了。在以后的十年中,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也参与进来,各种旨在帮助构建和发展因特网的标准制定机构也随即出现。这些与因特网有关的机构将在以后章节中进一步阐述。
80年代初期,商业领域对因特网越来越感兴趣,开始向商用因特网进行大量的投人。万维网(www)直到1990年才具雏形,当时蒂姆·伯纳斯一李(Tim Bemersdxe)将他开创的概念付堵现实,被誉为万维网之父。万维网将超文本链接(hypertext links),软件可移植性(software portability)以及网络和套接编程的运用融为一体。超文本链接使万维网的使用者能够方便而快捷地从一个站点转到另一个站点。软件可移植性则使以前在不兼容平台上操作的用户建立由能够为多种平台解译并轻松读取的站点。运用超文本链接而产生的数据传输是鉴于伯纳斯一李开发的网络和套接编程概念而得以实现的。万维网使用的简便推动了因特网的飞快增长。在预测因特网的增长速度时,人们常用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每隔100天,它的数据流通量便会翻一倍。
企业和消费者可以获得的潜在利益在前文已有所阐述。弗里斯特研究所(Forrester Research)预计,至2003年,公司对公司的贸易额将达1.3万亿美元。图I一2显示了六个行业及其预计的因特网网上销售增长率。预计旅游业在网上的销售潜力最大,至少在今后几年中将会如此。另外,因特网的爆炸性增长是全球性的。据针对西欧地区所做的预测,16个西欧国家的因特网商贸收入将从1997的年的10亿美元堆长至2001年的300亿美元。欧元是加速欧洲电子商务发展的燃料。许多曾由于多种货币的障碍而犹像不决的欧洲网站将随着欧元的启动而开始着手网站建设为基础的站点。这样,来势迅猛的因特网与万维网容不得企业思索便将之卷人了变革的旋风中。
返回新闻列表